政策动态
推进多层次变革,实现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王兆星在第十一届陆家嘴论坛上的讲话

 

    发布日期:2019-06-1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再次来到美丽的黄浦江畔,荣幸地参加今年的金融盛会。我们高兴地看到,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坚强领导下,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在上海的银行保险机构快速稳健发展,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银行保险业改革发展,面临着许多难得的机遇,同时也面临许多紧迫的挑战,我们应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下面我就推进多层次变革,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谈几点看法。

 

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重要判断,从我国现阶段的客观实际和国际环境的大背景出发,揭示了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规律,是高瞻远瞩的战略性抉择,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40年,我国居民收入逐年提高,居民消费观念正在发生深刻转变,对高质量商品及文化、信息、教育、健康等消费需求不断提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要不断改善供给结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从总体上说,我国已经告别了人口红利时代,劳动力供给不断下降,人工成本不断攀升,资源环境约束增大。经济增长不能继续过度依赖于投资和出口,而需要加快实现发展方式变革、产业结构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能再依靠要素“量”的投入,而更要靠技术进步和提高效率,实现要素生产率“质”的提升。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毋庸讳言,能源、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大是我国传统产业结构中的突出问题。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抢占数字经济机遇,引导现有产业向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信息链更高端迈进。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更是提升我国全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变局,各国都在抢占发展的制高点。个别国家更是违背国际规则,挥舞贸易保护的大棒,企图遏制中国的快速发展,给国际和平、合作、共赢、发展带来新的挑战。面对压力,我们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增强我国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

 

二、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金融高质量发展相互支撑、相辅相成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金融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按照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金融资金的良性循环要以实体经济的顺畅循环为前提。只有实体企业实现生产要素到商品的转化,特别是商品到货币的转化,完成这一“惊险”的一跃,通过市场检验,产生经济效益,才能偿付借贷本金和利息,金融资金的循环才得以正常进行。反过来,金融体系通过信用中介、信息服务、财务管理、支付结算等功能,可以满足实体经济的资金需要,便利实体企业的资金周转,促进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和不断发展。

 

    金融能够把劳动力、科学技术、原材料、土地等资源要素聚集在一起,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运用,金融是血脉,经济是肌体。总而言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与金融高质量发展需要相互支撑,相互促进。

 

三、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需要实现多层次的深刻变革

 

    首先,要实现发展理念的变革。思想指导行动,理念决定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与金融的关系,以及深化经济与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等重要论述,是我们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实现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我们要始终牢记和坚定贯彻金融必须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理念,把促进实体经济协调健康发展作为金融业天职,必须要始终坚持本源、专注主业,绝不能脱实向虚、自我循环、自我膨胀,最后形成巨大金融泡沫和严重金融危机,不但不能实现金融自身可持续健康发展,而且会对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破坏,甚至会危及国家经济和社会安全,延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如期实现。

 

    其次,要实现发展模式的变革。模式往往决定路径和成败。我们在宏观层面,应建立和实施以经济发展效率和质量为导向的金融政策,包括货币、信贷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防止大水漫灌和严重干旱;建立和实施以逆周期调控为主导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政策,防止过冷过热和大起大落。在中观层面,应建立和完善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相协调,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相平衡,政府融资、企业融资、家庭融资相补充的金融结构,建立更加健全、完善的资本市场,大力发展股权融资,从而更有力促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有效控制全社会及实体企业的债务杠杆水平,促进经济金融的安全稳定。在微观层面,应加快实现从数量规模扩张向提高效率质量的转变;从业务同质化向特色化、专业化的转变;从粗放经营、野蛮竞争向集约经营、合规发展的转变。

 

    第三,要实现发展动力的变革。确立了正确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之后,还需要有可持续的发展机制和发展动力。我们应加快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正向激励机制和鼓励创新机制。通过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的变革,不断激发金融机构及其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通过鼓励科技创新、业务创新、产品创新、流程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进一步增强金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金融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在当今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谁能不断创新,谁拥有先进的科技,谁就拥有竞争的优势和发展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第四,要实现银行融资方式的变革。银行机构应在更多运用现代科技和信息手段,实现风险识别度量科学化、精准化的基础上,加快实现融资方式、融资流程和融资效率的变革,实现对企业授信融资方式、种类、期限、利率等方面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精细化。根据对企业经营信息、财务信息、信用信息、偿付能力信息等重要信息的掌握和对风险情况的判断,决定融资是否要求抵押担保、期限多长、数量多少、利率高低,以及是否可以展期再贷等。在提高风险识别、判断和管控能力的基础上,减少对抵押担保的依赖,提高融资的效率和质量。

 

    第五,要实现金融服务方式的变革。为更好满足金融消费者对高质量金融服务的要求,必需加快金融服务方式和手段的变革。要更多运用现代金融科技手段和平台,以及更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使金融服务更加多样化、便利化、个性化、标准化,使金融服务消费者感到更加便捷、普惠和安全。

 

    第六,要实现监管方式的变革。金融监管方式影响着融资方式和金融服务方式。金融企业要积极主动运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加快融资方式、服务方式和风险管控方式的变革。与此同时,金融监管部门也要积极主动运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不断为监管武装,不断提升监管水平。在促进金融创新,减少行政审批的同时,维护金融的稳健运行。金融监管部门要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科技手段和专业能力,及时准确地掌握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相关重要信息,及时准确做出风险分析研判,及时进行风险提示和预警,做到早识别、早发现、早预警、早纠正、早处置,以监管方式的变革,促进金融业的变革。

 

    女士们、先生们,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同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一样,都是系统性工程,都需要推进多层次、多领域的变革。我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通过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和扩大开放,我国的金融业一定能够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也一定会取得新的突破。

 

    最后祝本次金融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来源:银保监会官网)

 

 

 

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