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金融业的独臂大侠到双管齐下
发布时间:2019-09-26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TGES和CFRMF风险专家交流活动发起人 陈忠阳
保险自其诞生之日起便与风险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保险公司是最早向社会提供专业风险管理产品和服务的商业机构,保险与风险管理(Insurance and Risk Management)是大学里最早最成熟的课程之一,远早于现代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出现。
保险业消极风险管理之根源
即便如此,保险公司却没能成为现代全面风险管理的领导者,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保险公司传统上主要是对外提供保险,承担的是纯粹风险(pure risk),没有承担投机风险(speculative risk,也可以理解为投资风险),因而对内部的风险管理并没有太大发展。第二,保险公司传统上采用“独臂大侠”式的盈利和风险管理模式,即保险公司的融资和盈利功能都集中于资产负债表的右侧,保险公司通过卖出保险的负债经营,不仅解决了资金来源问题,也是以风险换收益的盈利行为,负债业务本身就是盈利业务,这在以风险换收益的商业世界中是独一无二的。在这种盈利模式下,经典的保险公司实质上不需要资产方去承担风险和获取收益。为确保盈利,保险公司只需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做好精算工作,算准风险和价格;二是做好保险产品销售工作,多卖产品,让大数定律自然发挥作用。第三,在这种模式下,险资运用采取以保值为目标的消极风险策略,往往定位于风险很低的避险资产,因此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任务主要是做好产品定价风险管理(Pricing Risk Management)即精算风险管理,以及业务风险管理(Business Risk Management)即管好市场销售及其业务运行,而非以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为主要内容的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全面风险管理。如此看来,传统保险公司这种风险管理模式与一般的非金融企业风险管理并无本质区别。
保险业盈利模式之变化
随着世界金融市场的变化,传统“独臂大侠”的盈利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竞争激烈的行业环境。金融市场自由化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在此背景下保险公司的收益率下降,促使保险公司采取更为激进的险资投资战略,启用资产运营作为收入来源。但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保险业不幸因房地产市场波动遭遇了历史罕见的较大规模的行业性危机。类似地,AIG因偏离传统保险主业,利用资产业务和表外业务大规模承担投机风险,再度重蹈覆辙,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险遭灭顶之灾。历史发展到今天,资产和负债双管齐下的盈利和风险承担模式客观上已经成为保险行业的基本盈利模式,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模式亟待相应的改进。
保险业风险管理模式之转型
双管齐下的新型盈利模式必将引致风险管理模式的转型,保险公司也由过去片面的风险管理模式逐渐向现代金融机构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靠拢。其主要表现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风险分类方法与银行类金融机构趋于统一,将风险具体划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等;第二,风险管理方法趋于统一,主要包括内控、对冲、经济资本配置等方法;第三,风险监管体系趋于统一,主要包含资本充足性和偿付能力监管、流动性风险监管等基于风险的监管;第四,风险管理理念趋于统一,核心理念为全面风险管理理念和主动风险管理理念。
保险业风险管理之挑战
在采用全新的资产和负债双管齐下盈利模式后,保险公司自身的风险管理将面临诸多严峻的挑战。首先,需要对超长期限负债带来的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进行高效管理;其次,“独臂”转“双管”的操作适应性风险、治理和组织架构风险将日渐显现;再次,兼顾投机风险和纯粹风险意味着企业需要面临更多更复杂的战略风险、治理风险、文化风险和道德风险;最后,保险业务与投资业务的深度融合将使保险从业者面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诱惑、困惑和迷惑。
保险公司盈利模式和风险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在此过程中,如何在坚守保险保障本源的基础上克服困难、锐意进取,最终成功实现转型与突破是摆在全行业面前的现实挑战。对此,我们期待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