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0-05-29
中国银保监会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局课题组
2020年1月下旬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并肆虐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2月25日,海外日新增确诊病例首度超过中国,3月11日,世卫组织将新冠肺炎定性为“全球性大流行病”,全球警戒升至最高级别。截至5月25日1,中国境外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已超527万例,死亡近34万例。西方主要发达经济体应对疫情乏力,美国累计确诊病例已经超过164万例,死亡近9.8万例,法国、意大利、英国、西班牙等国病死率均超过10%,境外疫情仍呈暴发增长态势。
疫情的全球蔓延使世界经济遭受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突发性危机。受其影响,国际金融市场深幅震荡,部分产业链价值链断裂,劳动力市场失业率陡增,全球投资者信心低迷,虽然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纾困政策,但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世界经济衰退已成定局。IMF此前预计全球经济2020年将萎缩3%,并拟再下调全球经济预测,同时预计2020年美国经济将下降5.9%,欧元区19国整体将下降7.5%,日本将下降5.2%。就我国而言,疫情防控虽已取得阶段性胜利,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任务仍然严峻复杂。疫情全球持续蔓延造成的系列影响,可能通过外贸、产业链、资本流动、金融市场、社会预期等多个渠道“倒灌”我国,形成冲击。受疫情拖累,2020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下降6.8%,经济金融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加,稳外贸、稳外资都遇到巨大压力。国外疫情影响传导叠加国内经济金融发展环境变化,必然导致金融风险防控任务更加艰巨,打非处非工作也将面临诸多新的挑战。
一、疫情全球蔓延对我国打非处非工作的潜在影响
(一)整体宽松环境或加剧非法金融活动滋生风险
针对疫情发展蔓延,为稳定投资者预期和平抑国际市场波动,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纷纷加大财政投入并施行宽松货币政策,如美国推出2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法案,美联储将基准利率调至近零水平,启动无上限量化宽松政策;德国通过了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揽子援助计划,总金额高达7560亿欧元,涵盖减轻租户负担、简化社会救济金申请程序、援助个体经营者以及小企业、减轻医疗系统负担等多个方面;英国提供3300亿英镑、相当于英国GDP 15%的贷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欧洲、日本央行宣布紧急大规模资产购买计划等。我国人民银行也通过各种政策工具引导市场整体利率下行,释放长期流动性,2020年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09万亿元,同比增加1.42万亿元,4月末M2同比增长11.1%。同时,我国从4月1日起全面开放金融资本市场,可预见未来将有大量外资流入。由此,我国金融市场将在一段时间内处在整体流动性充裕、利率水平低位运行的状态。宽松的金融环境亦将极大拉低投资理财类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民众获取高收益的心理惯性短期内难以“刹车”,预期与现实的落差使一向以高利诱惑为主要获客手段的非法金融项目更具吸引力,助推高收益型非法金融产品供给。
(二)受困市场主体或成为非法金融活动的易感群体
一方面,受疫情冲击和防疫政策影响,外贸企业、高度依赖海外产业链供给的上下游企业,普遍面临国际订单锐减、国际买家违约、全球大宗商品供应难度加大,甚至多国产业格局重构等风险。2020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6.4%,出口亦同比下降11.4%,受累明显。此类企业虽然复工却不能满负荷复产,流动资金异常紧张,大多数企业手头现金仅能维持3—6个月。如无法从正规渠道获取资金,部分企业很容易成为资金掮客的猎物,落入高利贷、套路贷、过桥贷等非法金融活动的陷阱。另一方面,众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主要从事餐饮住宿、商贸零售等具有明显公众聚集性的生活服务类行业,因疫情防控要求短期内难以恢复正常经营。其生产规模小、资金周转能力差,再加上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问题,信贷支持力度相对较弱,资金链随时有断裂风险。为绝境求生,部分企业很可能铤而走险,变相进行民间集融资,成为非法集资的组织者。
(三)劳动市场恶化叠加财务压力增大助推居民非理性投资
疫情导致全球失业率急剧上升。国际劳工组织2020年4月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全球33亿劳动人口中,已有81%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其工作场所被全部或部分关闭2。5月21日,美国劳工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9日美国当周续请失业金人数升至2507.3万,再刷历史新高,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统计,由于冠状病毒引发的封锁导致美国大部分经济部门关闭以来的9周内,约有3860万人失业。我国的就业形势同样严峻,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36.7%,失业待业叠加企业利润减少,导致部分家庭收入大幅下降,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达3.9%。这些收入受影响家庭财务脆弱性升高,生活消费降级,可能促使非理性投机行为增多。因非法金融活动投资门槛低、操作简便快捷,更加之“话术诈骗”充斥其中,极易诱使低收入群体抱着以小博大的赌博心理参与其中,以期快速改变自身财务状况,减轻家庭负债水平。中等收入群体面对子女教育、医疗养老、住房汽车等家庭刚性支出,生活负担重、经济压力大,也迫切需要寻找家庭财富的保值增值渠道,其风险容忍度不断提升,很可能主动寻找高风险“高收益”型非法金融产品。
(四)非法金融活动上网跨域、深度渗透更加突出
疫情期间,为避免聚集,民众线下社交减少,生产工作放缓,各项活动由线下转移到线上。在线教育、网购网游、电子商务、移动视频、综合资讯、社交通讯等互联网经济迎来了黄金发展期,大量银发群体、低龄群体和二三线城市用户群体的网络消费需求加速释放,互联网加速渗透到各类生活场景中。与此同时,金融场景和金融产品的网络化应用也更加深入,为非法金融活动提供了广大的线上市场。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0年春节期间,我国互联网日活跃用户规模(7.94亿人)、日均用户时长(139分钟)均创历史新高。网民对移动社交APP深度依赖,微信、QQ、微博用户过亿,微信日均活跃用户峰值更是高达7.9亿;快手、抖音等短视频APP日均用户增量均超过4000万;新浪新闻、今日头条等资讯领域,日均增长也高达2000万以上。如果犯罪分子利用大数据等科技手段,以各类社交、游戏、资讯类小程序、短视频为导流渠道植入非法金融广告,以网上行为分析为基础精准推送非法金融产品,通过线上宣传、线上展业,实施不分地域、不分阶层、不分年龄、不分职业的全网渗透并招揽客户,将使非法金融活动更加隐蔽,并造成全网渗透的严重危害。
(五)部分行业将成为非法金融活动增量风险高发领域
一是防疫抗疫领域被借机炒作。疫情引发国际市场医疗物资需求激增,部分不法分子打着医疗援助等旗号从事众筹融资,或以此为噱头实施非法集资,倒买倒卖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稀缺医护设备,趁火打劫。日前,还有人借区块链技术直接开发出一款以冠状病毒英文前缀命名的虚拟币CoronaCoin在全球币圈运作,该币根据新冠肺炎感染或死亡人数每48小时销毁一次代币,以刺激市场炒作,有人把它形容为CoronaCoin的死亡游戏。二是互联网细分领域被“浑水摸鱼”。受疫情影响,在线教育、网上购物、网络办公等行业迎来发展窗口期,不少不法分子也妄图浑水摸鱼。如当前幼小线上教育领域充斥着各种充值囤课、打卡返现的宣传口号,很多家长看重其全额返学费的承诺,纷纷为孩子教育投资。但此种经营模式是提前消费还是变相非法集资,值得商榷。三是政策导向行业被打旗号。当前为扩大内需、恢复经济,政府采取各项措施引导重点行业发展,如加强新基建、公共医疗、生命科学等领域投资。不法分子或将闻风而动,踏着潮头和热点实施概念炒作,诱骗群众,开展非法金融活动。
(六)非法金融活动存量风险将加速“水落石出”
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一些领域不规范的集融资隐患已比较突出,疫情冲击产生明显叠加效应,在资金端、资产端多重压力传导下,风险将进一步加剧并逐步暴露。一些企业资金链吃紧,募集资金、还本付息更加困难,部分高杠杆企业拆东墙补西墙、借新还旧的套路难以为继,意外出险概率大幅增加。疫情影响具有一定滞后效应,相关机构停摆、人员隔离以及公众注意力的转移,客观上延迟了风险爆发。
二、工作启示及相关建议
疫情蔓延造成的全球市场波动和经济衰退风险毫无疑问已经波及我国经济,也将给我们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就打非处非工作的总体思路而言,应继续坚持抓早抓小、源头防控的既定方向,并及早谋篇布局,下好先手棋,主动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打非处非工作新节奏,密切关注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外贸、民营、中小微企业的生存状态和低收入阶层的就业形势,防止铤而走险等被动型非法金融活动,并推动加大打击力度,坚决遏制趁火打劫等主动型违法犯罪行为。
(一)未雨绸缪,加强分析研判
一是加强调查研究,持续跟踪关注国际国内经济动态,厘清疫情蔓延对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的影响传播链条。二是部署各地开展涉非涉稳风险专项摸排,全面掌握风险底数,跟踪各地排查进展情况,及时分析研判非法金融活动新动向、新趋势,早做应对准备。三是加强与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沟通和相关行业主(监)管部门的工作衔接,针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企业提前绘制风险地图,区分风险等级,实施精准防控。
(二)源头防控,多措并举控早控小
一是加快全国非法金融活动风险防控平台建设,提升监测预警能力,以科技赋能弥补人力不足。二是加强互联网涉非治理和清理净化。三是完善风险苗头预警提示机制。四是探索设立全国统一的线上举报渠道。
(三)聚焦线上,开启精准网络宣教
一是有效利用抖音、“两微一端”等高流量自媒体开展宣传活动;开展现身说法、警示教育,深刻揭露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的社会危害,全面提升公众的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二是积极拓展与移动资讯、移动视频、网游、电商等平台合作。三是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主动邀请专家、学者或者公众人物,解读我国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较足、基本面稳定等情况,稳定预期,引导其合理看待疫情期间收入下降问题,培育健康可持续的投资观念。
(四)稳妥有序,严厉打击金融犯罪
在疫情期间及其后期,坚持底线思维,防聚集,防爆发,防反弹,将涉非涉稳风险化解处置在萌芽状态。一方面压实省级人民政府责任,指导地方建立健全分级响应、区域联动、部门协作的应急处置机制,做到对突发情况和重大风险的快速反应、稳妥处置,严防风险升级。另一方面对扰乱国民经济金融秩序,借机敛财诈骗并产生恶劣影响的非法集资犯罪。
(五)坚持底线思维,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坚持底线思维,强化忧患意识,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提前部署,做足准备。一方面在涉非案件处置中提前做好舆情引导应对预案。另一方面切实加强网络信息的梳理筛选和分析研判,防止线上风险向线下转化。严防疫情风险和涉稳风险叠加放大,切断经济金融风险向社会安全领域传染的链条,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注:
1.本段中数据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信息,疫情数据截至2020年5月25日上午10:00。
2.根据国际劳工组织4月30日发布的《国际劳工组织监测第三版:新冠疫情与劳动就业》显示,这一数字目前已下降到了68%,但这主要是得益于中国的复工复产,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主动或被迫关闭的工作场所数量实际上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