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推荐
监管之声:安徽省茶产业风险特征及保险模式研究(2022年第5期)

 

安徽省茶产业风险特征及保险模式研究

(2022年第5期)

发布时间:2022-9-30

中国银保监会安徽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  周家龙

中国银保监会安徽监管局财险处一级主任科员  姚国麟

 

茶叶是重要的经济作物,茶产业是安徽省传统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近年来安徽省茶产业不断发展,已成为皖南皖西山区和江淮丘陵等地区带动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然而,茶产业作为传统的种植业面临着气候条件和市场环境等诸多不确定性,为茶叶的种植、生产、销售等整个产业链发展带来较大风险。本文将从乡村振兴背景出发,以安徽省茶产业为研究对象,分析茶产业面临的风险特征,梳理相关保险模式的优势和难点,并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农业保险功能、助力安徽省茶产业振兴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一、安徽省茶产业总体情况

(一)徽茶产业不断壮大,但近年发展有所放缓

安徽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雨水充足,地域涵盖山区丘陵,茶叶种植历史悠久,历来是全国重要茶叶主产省之一,茶产业是省政府确定重点发展的农业产业化十大主导产业之一。截至2020 年底,全省拥有茶叶经营主体 8000 多家,茶叶合作经济组织 1000 多家,茶叶交易市场(含季节性交易点)700 多个。全省现有国家级茶叶龙头企业 6 家,省级龙头企业 61 家,国家级合作社示范社 31 家,省级合作社示范社 90家。“十三五”期间,全省茶园面积发展并稳定在300余万亩,干毛茶产量增长至13.89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477.32亿元。茶叶出口量、出口额分别稳居在7万吨、2.92亿美元,分别位列全国第二、第三(见表1)。

3602_1667180940132.png

近年来,安徽省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的茶叶大省。但相较于福建、浙江等茶叶强省,安徽省茶产业仍存在一定差距,茶园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现代化机械化管理能力不强,品牌宣传力度不够,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不高,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茶叶产量在全国的位次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第3位下滑到2020年的第8位,与周边省份出现差距并逐渐拉大。

(二)徽茶品牌持续提升,但市场竞争优势不强

安徽兼有南北气候特征,产茶区横跨江南江北,依据自然地理条件和产品特色可大致划分为皖南茶区、江南丘陵茶区、江淮茶区、皖西大别山茶区,盛产绿茶、红茶、黄茶等茶类。名茶品类数量位列全国第一,其中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六安瓜片、太平猴魁被列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茶(见表2)。截至2021年,全省有黄山、六安、宣城、池州、安庆、合肥、滁州、马鞍山、铜陵、芜湖 10 个市 58 个县(区)产茶,涉茶生产经营者达 300 多万。“十三五”期间,全省新增“松萝茶业”“抱儿钟秀”两家茶企挂牌新三板,连同“谢裕大”共三家茶企成功进入新三板。

 3602_1667180962239.png

虽然安徽现有茶叶区域品牌和中国驰名商标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但总体价值低于浙江、云南等顶尖品牌省份。依据中国茶叶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公布的《2021 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显示,“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品牌价值在全国分别排第 11、15、17 位,而浙江“西湖龙井”、云南“普洱茶”、河南“信阳毛尖”等则排在前三位。由于实力强、辐射广的大型茶叶集团不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有限,全省茶叶经营主体总体呈小、散、弱的特征,难以系统建立和运用茶叶物联网体系和电商销售等平台,制约了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安徽茶业保险发展情况

茶产业区别于传统的种植业,横跨一二三产业,面临着气候条件和市场环境等诸多不确定性,为整个产业链发展带来较大风险。从风险类型看,主要包括种植阶段因低温霜冻、高热干旱、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及病虫害导致茶树死亡或损失风险,生产阶段产品质量和仓储运输风险,销售阶段有机茶叶价格大幅下跌的市场风险等。从风险特征看,低温霜冻是最主要的灾害因子,刘瑞娜1等基于安徽省茶种植45个气象站点1981—2017年气象资料和1998—2017年茶叶产量资料,开展的茶树霜冻害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安徽省茶树春霜冻害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区域面积为118万公顷、337万公顷和353万公顷,分别占评价区域总面积的 14.6%、41.7% 和43.7%。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大别山茶区的金寨县、霍山县、岳西县、潜山市等和江南茶区南部海拔600米以上的高山区域,零星分布在江北茶区北坡地带。中风险区多分布在大别山茶区和江南茶区海拔低于600米的山区,呈斑块状分布在江北茶区的丘陵和低山区。低风险区集中分布在芜湖—宣城—铜陵—池州沿江一带,零星分布在江南茶区的低山区。

针对上述徽茶产业风险特征,因地制宜推广实施茶叶种植产量保险、价格保险等系列保险产品,可以为茶叶的种植、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提供保障,增强茶农抵御风险的能力,保障茶农种植收益,助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2009年起,省内安庆、黄山、六安、宣城、池州、合肥等多地市、县政府出台茶叶种植保险试点实施方案,开办茶叶种植保险,保险责任主要为自然灾害和病虫害造成的茶叶损失,农户自交保费比例一般为20%—30%,其余部分由各级财政补贴,每亩保险金额1000元左右,覆盖农户基本物化成本(见表3)。截至2022年5月底,全省累计承保茶叶超过500万亩次,为60万户次茶叶种植户提供超过30亿元风险保障。

 3602_1667180989790.png

虽然安徽省茶叶保险在助力徽茶产业发展方面起到一定保障作用,但总体来看全省茶叶保险仍处于初级阶段,发展水平不高。一是保障程度较低。全省大部分地市亩均保额1000元左右,无法覆盖茶农为种植茶叶而直接付出的物化成本。据六安舒茶镇部分茶叶合作社介绍,即使不算地租和人工工资,也不包含茶叶的加工成本、销售成本,目前茶园投入的种子、肥料、捕虫设备等直接物化成本已经超过3000元/亩。二是投保覆盖率不高。虽然近年来农业保险从无到有,逐年扩大,但受制于农户保险意识不强、产品服务不足、财力配套有限等多种因素,整体投保比例仍然不高。2021年全省茶园面积约320万亩,实际参保面积约130万亩,保险覆盖面约40%。三是保险产品单一。受制于气象设施配置、历史数据资料、价格形成机制等多方面原因,各地市茶叶保险形态以传统种植保险为主,指数类和价格类等创新性保险产品开发和推广困难。上述问题都制约了茶叶保险功能作用发挥,亟待研究并推动各方解决。

三、安徽省茶产业保险模式分析

(一)传统型茶叶种植成本保险

传统种植保险为目前省内政策性茶叶保险主要推行模式,主要保障因暴雨、内涝、风灾、雹灾、冻灾、旱灾等自然灾害或茶簔娥、茶尺鳠、假眼小绿叶蝉、茶毛虫、茶小卷叶蛾等病虫害的原因造成茶叶的直接损失。

传统种植保险的主要优势特点在于:一是保险责任较多,涵盖常见的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基本满足种植阶段各类风险的保障需求。二是作为传统成本险种,与现行水稻、小麦等政策性险种类似,现阶段推行此类基本险种,可以逐步培育茶农自愿参保的积极性和风险保障的意识,实现政府“低收费、低保障、广覆盖”的支农惠农目标。

传统种植保险的不足和局限性在于:一是传统农业保险合同设计较为复杂,一般按照茶叶不同生长期、损失率及受损面积给予赔偿,条款限制因素较多,容易产生理解偏差和理赔纠纷。二是受制于茶叶生长环境,茶园多处在丘陵地区,农业生产也比较分散,导致保险公司的抽验标和查勘定损工作耗时耗力,降低理赔效率,增加服务成本。三是在传统型茶叶种植保险模式下,区域风险较大、受灾较多的农户反而会更加积极地投保,还有部分农户可能受茶叶市场波动影响对茶园疏于管理或人为扩大损失等,从而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

(二)指数型茶叶气象灾害保险

气象指数保险是以特定的农业气象指标作为触发机制的一种保险模式,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广泛采用的农业保险方式之一。从茶叶生长过程看,春茶萌芽至采摘期间的“倒春寒”低温霜冻是最主要的天气灾害因素。如2018年4月上旬强寒潮,六安市约1.73万公顷茶园遭受严重霜冻害,直接经济损失约 1.22 亿元。2015年起浙江、贵州等地开始探索茶叶气象指数保险试点;2020年起部分保险公司在我省黄山、池州也开展了小规模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创新项目,将低温对茶叶的损害程度指数化,当低温指数达到约定的赔偿触发点时即进行赔付。例如,在承保时约定“在保险期间(通常1—4月),如果事先约定的观察站点的最低气温值低于一定数值(通常0—5℃)时,给予被保险人约定赔偿”,只要达到上述触发条件,无论被保险人的保险标的是否发生实际损失,保险公司都按照合同承担赔偿责任。

气象指数保险的主要优势在于:一是整体风险相对可控。低温气象指数保险依据历史气温数据与损失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在综合考虑历史赔付率、最大赔付率等信息的基础上设计条款、厘定费率,产品设计更为科学。二是承保理赔服务便捷。低温气象指数保险具有的“触发即赔”特性,较传统保险省去大量繁琐的现场工作,既能加快承保理赔速度、降低管理成本,又能避免与农户因赔付意见不同引发各类争议。三是有效避免市场失灵。低温气象指数保险是基于客观指数变动触发赔付,同一区域的所有农户赔付标准无差异,且单一农户行为无法产生影响,能有效减少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并且能够充分调动农户防灾减损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气象指数保险的不足在于:一是保险责任单一。与传统型种植保险的综合责任相比,低温指数保险仅对低温灾害提供保障,不能满足茶农对多风险保障的需求。二是存在基差风险。茶园多处偏远山区,小气候比较普遍,同一个村因为海拔和坡向不同,实际温度和观测温度就可能存在偏差。除天气因素外,农户实际损失还与农技水平、土壤状况、防护措施等相关,导致出现同一气象站点范围内的茶园出现“受灾未赔”或者“无灾却赔”的情况。这种实际损失与采集数据不能完全对应的现象就是基差风险。三是开发推广难度大。茶叶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设计,需要收集长序列历史气象、理赔数据和农户农作物产量数据,实际调研中发现一些“数据孤岛”问题难以解决。另外,安徽省现有的气象观测密度不足,偏远山区尤为突出。以黄山市为例,部分乡镇只有1—2个气象站点,难以满足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开发运行条件。

(三)创新型茶叶目标收入保险

农户在农业生产经营中主要面临两种风险,即自然风险(产量减少)和市场风险(价格下跌)。传统农业保险保障的是产量风险,目标价格保险保障的是价格波动风险,目标收入保险则是提供“产量+价格”保障的综合风险管理工具,即以一季作物或者整个农场经营的年收入作为保险标的,当实际收入因约定灾害或(和)市场价格下跌造成损失,由保险公司补偿低于保障水平的收入损失。从国际经验看,从“保灾害”向“保价格”“保收入”升级是农业保险未来方向。

茶叶收入保险的主要优势在于:一是保障综合全面。前面说的传统种植保险和气象指数保险都是针对自然风险的保险产品,而随着新型经营主体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农业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尤其是茶叶这种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面临的价格波动风险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越来越大。收入保险既承保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又承保市场风险带来的损失,可以为农户提供全面充分的综合保障。二是符合农户认知和愿望。调研发现,对于现行的产量保险或者气象保险农户大多存在不同意见,但介绍收入保险模式时表现出总体一致认同。对于茶农来说,“灾年减产”和“丰年谷贱”都是不愿意看到的,而稳定的年收入预期则可以增强生产经营和加大投入信心,从而推动茶产业发展。三是可以平滑经营风险。将自然风险和价格风险结合在一起承保,由于产量和价格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就可能产生一定“对冲效应”,从而降低年度赔付的标准差2,在不降低农户保障的基础上一定程度降低农业保险经营的风险,使得此类保险的可行性大为提高。

茶叶收入保险的不足在于:一是价格风险的可保性不强。开放市场上的价格风险常常表现出趋势性和系统性特征,从而不能成为小概率事件,甚至不完全是随机事件,从而无法在空间上得到有效分散,时间维度上一定程度的分散也可能因为投保人的逆选择而难以控制,保险机构往往难以承保价格风险。好在安徽的春茶鲜叶大多是本地产本地销,且采摘周期短、运输性差,某种程度上具备封闭循环的特点。加上茶叶产区的地理环境限定了种植面积,从而控制了因供给扩大造成的价格下跌和保险赔付,因此鲜叶作为保险标的具备了价格风险承保试点的可能性。二是缺乏完备的价格发现机制。收入保险的价格端需要充分可靠的市场价格信息作为定价和理赔依据,而目前茶叶未纳入期货市场交易品种,无法利用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同时省内也没有建立茶叶交易大数据监测和发布平台,无法为茶叶收入保险提供价格数据支撑。三是产量端的精准承保理赔仍然困难。一方面现在的统计数据体系中缺乏农户级别的完整历史产量数据,难以准确进行费率精算和开发产品。另一方面与前面分析的传统种植保险类似,产量损失测产确定时仍然会面临茶园面积大而人力有限,测产选点覆盖面和代表性不足等问题。

四、政策建议

2021年4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出台的《关于推动茶产业振兴的意见》(皖政办秘〔2021〕28号)指出,“茶叶主产县应将茶叶纳入特色农业保险实施范围,省级统筹资金按规定给予保费补贴支持,支持保险公司开展茶叶商业险保险品种,探索开展低温冻害等茶叶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试点,提高保障水平”。针对上述意见,应集聚政府部门、气象专家、茶叶协会、保险公司、茶叶企业等多方力量,进一步研究具体政策和支持措施。

(一)强化政策引导,合理规划安徽省茶叶保险发展路径

一是短期内,支持对现有茶叶种植保险扩面提标。加大茶叶主产县茶叶保险的财政补贴力度,进一步提高现行政策性茶叶保险保额和覆盖面。对一些高价值茶叶品种的种植户,可在基本险的基础上开发茶叶商业型保险,通过发挥“基本险+商业险”的叠加效益,根据实际需求分段提升高价值茶园保险保额,满足不同农户、不同档次茶叶的保险保障需求,增强规模经营户抗风险能力。二是中期内,支持开展茶叶气象指数保险试点。以低温霜冻为主要风险点,组织保险机构、农业部门、气象部门、专业机构等共同研究安徽省茶叶霜冻灾害的风险区划,科学设计保险产品并积累试点经验。三是长期看,支持探索茶叶收入保险模式。在做实做优产量保险的基础上,逐步将保费补贴政策向指数保险、收入保险倾斜,指导各地逐步建立和完善茶叶产量、价格等数据收集及交互平台,为开发、实验和推广茶叶收入保险打好基础。

(二)推进产业升级,强化徽茶产业风险管理和分散能力

一是出台优惠政策扶优扶强一批茶产业领军茶企,充分发挥产业龙头引领作用,创新“联农带农”机制,推动茶叶生产方式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提高现代茶业组织化程度和茶叶企业风险管理意识。形成茶叶保险创新推广与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提升徽茶产业风险抵御能力,保障茶农稳定增收。二是出台用于茶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技改配套转向政策,推进茶产业标准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探索实施智慧茶园工程,建立茶园物联网应用基地,推广5G、智能装备等现代信息技术,实施采集温度、湿度等气象数据,建立完善各类灾害预警监测系统,提升防灾减损和风险管理能力。

(三)优化配套体系,为创新型茶叶保险发展提供支撑

进一步建立完善气象观测站、统计调查团队、产业数据库等,从而促进创新型茶叶保险更好发展。一是加强农业气象基础设施建设。随着信息网络系统的普遍发展,气象观测技术也有了新的发展,小型自动气象站已越来越普及,建议各级政府、气象部门等持续完善茶产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联合茶叶企业共同加大气象设备投入,尽量满足每20km²设置一个气象站点的要求,并根据实际对站点分布实施动态调整,确保观测数据与实际相符。二是建立完善茶产业相关数据平台,通过规模农户申报、农产品预售合约备案,农业部门和统计调查部门市场采集等多种途径来收集和发布茶叶鲜叶产量和交易价格信息。同时推进安徽省茶叶互联网建设,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让茶叶产量和鲜叶交易价格发现机制更加科学化。三是探索深化“茶长制”等工作机制创新,加大宣传与引导力度,逐步培育茶农自愿参保的积极性和风险保障的意识,使茶叶保险真正成为茶产业必不可少的金融服务项目,推动安徽省从茶叶大省向茶叶强省转变,让茶产业真正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1.刘瑞娜、 陈金华、 陈曦、曹雯:“ 安徽省茶树春霜冻害的风险评估”, 《中国农业气象》,2021年第10期。

2.庹国柱、朱俊生:“论收入保险对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的重要性”,《 保险研究》, 2016年第6期。

 

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