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推荐
监管之声:全力推进“六个转变” 努力实现上海保险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第6期)

 

发布时间:2022-12-16

 

党的二十大为我们勾画了新的伟大宏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新征程中,金融业尤其是保险业要立足新发展阶段,树牢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具体来讲,上海保险业要坚定回归本源,通过“六个转变”,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从而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上海智慧和保险力量。

一、坚持正本清源,实现市场秩序由乱到治的转变

保险的本质是互济互助,作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缓冲器”和“压舱石”,风险保障始终是其最基础、最重要的功能,这也是保险业区别于其他金融行业的最根本特征。但在之前一段时期内,保险业曾出现市场口碑不佳的状况,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其一,初心不正。个别股东设立保险公司之初就居心不良,不是想要保障民生、改善社会风险管理,而是利用保险资金低成本的优势,建造一个源源不断的“蓄水池”,将公司异化为股东的融资工具,变成大股东的“提款机”“摇钱树”。其二,诚信缺失。部分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粗放,一些从业人员利字当头,把保险最起码、最根本的最大诚信原则都抛之脑后。行业内销售误导、违规套费等顽疾广受诟病,“代理退保”黑色产业链引发大量退保纠纷或理赔争议。其三,主业不突出。忘记了保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服务理念,过分强调融资、投资等金融属性,产品设计、销售、服务、资金运用等环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离,前些年出现的万能险乱象即是例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监管部门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改进顶层设计,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强化公司治理,加大对违法违规股东的惩处力度,精准处置和化解机构风险,重拳整治漠视群众利益的各种金融乱象,市场逐步得到规范。当然,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防范金融风险还须解决许多重大问题”,保险业在正本清源、完全实现由乱到治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近两年,上海银保监局继续大力督导上海保险业规范经营,坚决抓牢辖内保险法人机构公司治理“牛鼻子”,紧盯偿付能力“生命线”监管,已初步构建了保险法人监管运行框架;肃清市场纪律,深入推进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搭建从业人员监管信息系统并投入使用,推进保险中介市场多散乱治理取得实效;联合多方打击“代理退保”黑产并取得阶段性成效,配合公安部门破获相关犯罪案件,已依法拘捕96人。未来还将持续推动上海保险业回归保障定位,大力提升保险公司管理水平,形成合规经营、诚实守信的行业风气,实现行业秩序的根本性好转。

二、坚持固本强基,实现经营管理能力由低到高的转变

伴随着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和我国经济的增速换挡,我国保险业面临新挑战,低利率环境下“三差”(死差、费差、利差)不平衡问题对保险公司经营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如果说之前数十年身处新兴市场的高速发展期,保险公司以增长作为优先目标,即使管理能力低一点,也能在市场中立足,下阶段则必须将首要战略目标转移到安全上来。毕竟“大河有水小河满”的普涨时代已经过去,潮水退去方知谁在裸泳。特别是与其他行业,尤其与其他金融行业相比,保险公司作为风险的主动承担者和专业经营者,是其他经济部门和家庭的保障和依靠,其安全性更为重要。若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在重大事故或者经济危机中无法兑现承诺,会影响千家万户,甚至产生系统性风险,危及社会稳定。对此,保险业必须加快实现经营管理能力由低向高的转变,增强行业核心竞争力。

要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当前各家保险公司数据治理参差不齐、费用列支不真实等问题依然存在,行业数据在“真实、公开、透明”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毕竟数据一旦失真,对公司管理而言就是“盲人摸象”,对监管部门更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难以进行有效监管。从日常监管看,不少机构出现风险问题的深层原因就在于未真实准确反映实际经营状况,产品设计开发中缺乏对真实准确的行业数据应用,影响了分析判断的精准性和处理风险的及时性。

要着力提高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银保监会出台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根据相关行业协会公布数据,超七成银行近三年金融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2%,相较而言,2020年全国保险业信息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的0.63%,投入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要着力增强偿付能力水平。在这方面,监管部门已主动求变,引领行业积极应对新的风险和挑战。2021年12月,银保监会发布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II)》,对偿二代监管规则进行了全面优化升级,自2022年一季度起全面实施,进一步提升了偿付能力监管制度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全面性。从上海辖内的实施情况来看,在偿二代II期规则下,不少保险公司的最低资本增加,从长远来看,此举措将对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具有引导作用,促使保险业把安全考量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

三、坚持工匠精神,实现增长方式由粗放式到精细化的转变

近十年来我国保险业以超过15%的年均增速成为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保险业资产接近27万亿元。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行业内普遍存在“以保费规模论英雄”的现象,忙于“跑马圈地”,疏于修炼内功。各大保险公司为迅速扩大销售规模,高度依赖银行、代理人等销售渠道,一些代理人也利用人情、停售概念、收益吸引等不够专业的销售方法或话术冲业绩,这些方式短期做大了“蛋糕”但不可持续。高额手续费挤占保费空间,代理人频繁更替流动,售后服务跟不上,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对保险产品后续服务的体验,更难以体现保险保障的本质与价值。

事实上,保险是高度专业化的行业。保险是多种专业的组合,包括精算、疾病医学、法律、工程、资产评估等学科门类,一些寿险保险产品期限长,跨越不同经济周期,必须要有精细的设计和精确的判断,一些财险产品涉及特殊资产估值和损失责任认定,产品定价和理赔都需要较强专业性,否则无法起到转移风险、补偿损失的保障作用。例如,疫情期间有的保险公司开发的“隔离险”,本应是契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创新,却因保险机构在保险服务供给、保险服务能力无法匹配消费者相关理赔需求等原因,导致消费者“理赔难”投诉集中。

要树立专业化高水准的行业形象,保险公司必须摒弃“大干快上”的规模冲动,找回工匠精神,在产品开发、费率厘定、销售行为管控、运营管理、理赔服务、特殊风险管理等环节多下功夫,精雕细琢,慢工出细活,充分发挥在保障方面的专业化作用。要扭转销售主导的底层逻辑。保险公司需要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到产品、服务、风控上来,减少对销售的资源倾注和依赖,减少渠道对于行业发展的绑架。要改变重赔轻防普遍状况。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在经营中“重保费、轻防灾”,被保险人日常生产生活中“重保险、轻预防”等现象还比较突出,需要拓展服务内容和能力,积极运用科技手段,主动提供防灾防损服务,从风险等量管理向风险减量管理转变,更好筑起“保险堤坝”。

四、坚持长期主义,实现发展战略由短期到长期的转变

全球百年老店里,保险公司占了很大比重,日本、英国、德国和美国不少保险公司都有三四百年的历史。这些百年老店之所以能跨越经济周期和金融危机屹立不倒,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坚持了自身发展的长期战略。相比较而言,中国保险业还比较年轻,国内经营最长的保险公司是1929年始创于上海的太平保险,但仍尚不足百年。保险业作为长周期行业,应秉持长期主义不动摇,以“以丰补歉”的思维提供可以熨平经济周期和收入波动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和共振。从具体操作层面看:

一方面,优化产品结构。财险公司要推动非车险业务的发展,紧跟市场和客户需求提供服务,就上海而言主要是责任险,不能用经营车险的逻辑经营责任险,必须深入细化对每类责任险的风险认知,实施精细化风险管理。目前上海保险业非车险业务占财险业务比例已上升约60%,前期上海银保监局还推动成立了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探索服务集成电路全产业链自主可控的新型风险保障需求。人身险公司则要提高长期保障型保险产品占比,填补市场上30年、40年乃至终身等更长期的保障险种缺口,压降对资本消耗较大的中短存续期业务占比,契合人民群众在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长期保障的金融需求。

另一方面,优化队伍结构。除了缺乏长期产品外,保险公司队伍的长期稳定性也存在明显短板,不利于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特别是保险公司销售人员,对公司忠诚度较低、流动性大。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个险代理人第一年的流失率就高达70%—80%,代理人队伍大进大出、大起大落,容易导致保单继续率下滑、退保率上升等业务质量问题。同时,保险销售人员金融知识、能力素质也有较大提升空间。根据银保监会通报的2022年上半年保险公司销售从业人员执业登记情况,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不足四成,知识结构上难以满足保险消费者日趋专业的需求。当然,近几年不少保险公司已着手应对上述情况,加强队伍建设,力求实现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的转变,也取得一定成效。未来还需通过优化健全绩效考核、绩效追索、行业联动等机制,进一步推动销售队伍“由短到长”的进阶,提升保险服务质量。

五、坚持竞合理念,实现竞争方式由同质化到差异化的转变

过去,各大保险公司热衷于在“红海”里搏杀,保险业同质化竞争成为市场的普遍现象。例如,健康险产品“泛寿险化”经营,财险业务车险独大,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巨灾险、农业险、责任险则保障不足。保险公司还不约而同地开展价格竞争,通过高手续费等手段在市场上争揽客户。这种不计后果的竞争结局只能是“双输”,既不利于行业良性发展,也不能很好满足消费者实际需求。要扭转上述局面,就需要保险业秉持竞合而非竞争的发展理念,从追求外在速度、人员规模的发展转到追求内涵式发展的特色之路上来。内涵式发展主要可从两个层面实现。

行业层面,增强我国保险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我国是保险大国,但还不是保险强国,需要行业共同努力。以被称为“保险业的明珠”再保险业务为例,目前该业务还主要集中于向国际市场分出,双向循环不足。2022年以来,上海银保监局全力推动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各项支柱性制度安排已初步成型,以“国际板”交易为载体,整体格局初步显现。未来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成,一方面将缓解国内保险市场价格下降、竞争过度的局面,另一方面将切实提高中国保险市场在全球保险市场资源配置中的地位,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公司层面,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各保险公司,特别是中小保险公司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特色化经营策略,选择细分市场,追求“专而精”“小而美”。在完善传统业务板块的同时,深挖长尾客户,寻找新的“蓝海”领域,将保险产品设计由大数法则抽样转向全样本的个性化定价,体现每个用户的特殊需求和保险场景,实现“千人千面、千人千险”,加大对产品内涵价值的挖掘,让群众体会到“保险的温度”。

六、坚持守正创新,实现服务层次由浅到深的转变

尽管我国保费收入增速在全球范围内属于佼佼者,但保险业的发展对比发达国家地区还有很大提升空间。2021年,我国保险密度(人口平均保险费)3179元,是北美地区的6%、欧盟的16%;我国保险深度(保费占GDP的比重)3.9%,是北美地区的1/3、欧盟的1/2。伴随着国内人均经济水平的持续改善,只要保险供给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从而引导市场有效需求进一步释放,行业未来仍将有广阔发展前景。

一方面,深度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险业必须找准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的职责定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服务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上海保险业的情况来看,就是要聚焦“五个中心”建设、三大产业“上海方案”、绿色金融服务、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等重点领域探路破题,创新升级服务水平和能力。例如,2022年7月,银保监会与上海市政府决定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科技保险创新引领区,在这一框架下,上海银保监局正制定贯彻落实方案,聚焦保险新理念引导、新科技应用、新服务升级,以科技创新带动保险升级,提升保险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的能力,将临港新片区科技保险创新引领区打造成为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的科技保险创新高地。

另一方面,深度服务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依托长期以来积累的数据和经验优势,保险公司可以在养老医疗保障、社会管理、环境治理、自然灾害预防等领域发挥良好作用,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上海保险业为例,稳妥推进继续执行责任保险、食责险、安责险、环责险等责任保险服务机制,推动建立符合上海城市特点的巨灾保险多元保障体系,推进绿色保险发展助力上海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服务“双碳目标”,推出“沪惠保”等商业保险积极服务上海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均取得了良好反响。下一步,要进一步增进保险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让全体人民公平享有保险服务,增进民生福祉,为实现共同富裕保驾护航。


 

 

 

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