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推荐
卷首语(2022年第6期)

 

发布时间:2022-12-16

《保险业风险观察》编辑部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号角。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保险业是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风险保障、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在平稳预期、对冲风险、促进消费投资、提高经济循环效率等方面能够发挥独特作用。

    2022年,我们辛勤耕耘,坚守初心。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保险业充分发挥保险保障机制作用,通过适当延长受疫情影响地区交强险和商业车险保单期限,将意外险、健康险等产品保险责任范围扩展至新冠肺炎,适当降低受疫情影响严重区域、行业和企业工程履约保证险等保险费率等举措,为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攻坚战提供了充分保障和可靠支持。

    风劲帆满海天阔,俯指波涛更从容。我国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发展空间广阔,市场潜力巨大。目前整个保险业偿付能力充足,运行稳健,风险可控。但防范风险仍是金融业的永恒主题,我们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时代号召,毫不松懈地防范和化解各类金融风险,积极响应党中央的时代号召,推动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本期《保险业风险观察》围绕保险行业风险管理主题,聚焦保险科技创新,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坚定保险回归本源,发挥保险保障功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障保险资金安全;提升风险识别能力,助力合规风险管理。

    聚焦保险科技创新,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国民经济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推进,数字经济已成为当前最具活力、最具创新力、最具辐射力的经济形态,是国民经济的核心增长极之一,也是促进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这为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明确了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也提供了发展好数字经济的根本遵循。本期封面文章栏目,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围绕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取得初步成效、保险业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保险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持续推动保险业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四个方面分享了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思考。

    坚定保险回归本源,发挥保险保障功能。保险的本质是互济互助,作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缓冲器”和“压舱石”,风险保障始终是其最基础、最重要的功能,这也是保险业区别于其他金融行业的最根本特征。党的二十大为我们勾画了新的伟大宏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新征程中,金融业尤其是保险业要立足新发展阶段,树牢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本期监管之声栏目,中国银保监会上海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俊寿,通过“六个转变”,分析了上海保险业回归本源,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方法,从而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上海智慧和保险力量。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障保险资金安全。从保险行业经营规律来看,保险资产管理是保险资金运用的重要内容,资管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对风险的主动管理能力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业永恒的主题,更是保险资金稳健运作的内在要求。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监管环境和行业生态发生深刻变化,保险资管机构加强风控核心竞争力建设显得极其重要。本期高端访谈栏目,中再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轶围绕新发展格局下的保险资管业风险管理为我们分享了她的观点与思考。

    提升风险识别能力,助力合规风险管理。1993 年,欧美发达国家诞生了首席风险官(CRO)职位。目前,80% 以上的世界性金融机构设有该职位,我国的银行业也率先设立了首席风险官的职位。随着保险业“偿二代”全面实施和“风险导向”监管制度的实行,“保险姓保”是目前保险监管与行业发展的主基调,CRO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逐渐被视为以价值为本的成功保险公司的支柱。本期CRO说栏目,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首席风险官孙培坚,围绕风险量化模型在“偿二代二期”风险偏好体系下的应用研究,为风险偏好体系及其传导逻辑的优化、风险管理与经营管理结合、前瞻性风险管理等方面提供新思路。平安产险总经理助理、首席风险官兼总精算师张振勇,立足于偿付能力风险管理框架,从现状及痛点出发,探寻与新时代相匹配的风险管理数字化转型之路。

    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道路上,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与政产学研各界专家携手同行,持续搭建高质量风险管理研究平台,助力保险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尽心尽职保障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

 

 

 

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