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5年1月
(2025年第1期)
百事启新,锚定高质量发展新方向;万物萌生,共绘保险业未来新蓝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亦明确要发挥保险业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并突出强调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指出,保险业当以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大力提升保险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金融强国建设,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顶层设计一以贯之,持续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保险业赋能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切实围绕国家的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采用风险转移、风险减量、资金支持等机制手段,实现与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为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保险业当把防范风险摆在突出位置,承担起维护金融安全、增进人民福祉的重任。《保险业风险观察》将继续围绕风险防范主题,立足“减震器”“稳定器”定位,赋能经济社会风险管理;强化基层风险防控,助力保险行稳致远;把握人身保险新机遇,打造经营模式新引擎;汇聚行业专家智慧,促进研究成果转化。
立足“减震器”“稳定器”定位,赋能经济社会风险管理。保险业是维护金融稳定的防护墙,为各行各业保驾护航,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过程中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在“监管之声”部分,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从上海保险业实践出发,围绕服务超大型城市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分享了经验做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在总结推动青岛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梳理保险业亟须关注的十大挑战并深入分析其成因,提出针对性的工作建议。
强化基层风险防控,助力保险行稳致远。近年来,保险行业基层涉刑案件风险频发,为防范保险机构涉刑案件风险,前移风险防控关口,实现源头预防和标本兼治,构建基层涉刑案件风险防控体系至关重要。在“前沿研究”部分,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规副总监张磊就人身险领域基层案件防控工作主题,从背景介绍、工作难点、工作思路、实施路径、工作建议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借此推动行业对保险涉刑案件风险的认识和处置能力的提升。
把握人身保险新机遇,打造经营模式新引擎。长期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下调后,保险公司亟须采取措施以应对新的竞争与经营环境。在“前沿研究”部分,燕道数科创始人娄道永和燕道数科成员徐鉴勋系统性回溯寿险预定利率发展历史中的四个阶段,分析此次下调对保险公司保费、经营成本及利差损风险等方面的影响,并从产品创新与服务优化、销售策略与市场定位调整、风险管理与资产负债匹配三个方面为寿险公司提出建议。
汇聚行业专家智慧,促进研究成果转化。为进一步培育行业风险文化,推进风险管理与保险问题研究,助力行业加强风险管控,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金融风险,2025年第一季度重点关注选题包括:新“国十条”对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与实施路径研究,我国保险业面临的利差损风险挑战与应对策略,普惠金融视角下保险业的创新与实践,气候变化背景下保险业风险评估体系的变化,保险业应对网络安全威胁的策略与实践,科技保险产品开发与风险评估方法,新能源车险的机遇与挑战。
久久为功,砥砺深耕。《保险业风险观察》将始终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致力于倡导风险文化,促进保险公司加强风险管理与风险减量。我们将继续发挥《保险业风险观察》智库平台作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守好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根和魂,为捍卫国家金融安全贡献力量。